本文转自:珠海特区报永隆配资
以“心”育“心”护成长
珠海为未成年人撑起健康晴空
□本报记者 刘雅玲
7月24日晚,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——“童声耀湾区 拾梦向未来”岭南童谣传唱活动十周年展演启幕,珠海孩子登上舞台展现湾区少年的蓬勃朝气。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,更是大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。
近年来,珠海市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,从价值引领、体系构建、环境净化等多维度下功夫,一系列接地气、有温度的举措落地生根,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健康成长的晴空永隆配资,收获了看得见的成效。
以“心”育“心”
理想信念的种子植心田
理想信念的培育,从来不是枯燥的说教,而是像春雨般“润物细无声”。珠海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,把道理藏进情景剧里、融入社会实践中,让孩子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里,慢慢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说到校园里的“思政明星”,不得不提“香山大思政”活动。209场精彩课堂就像一盏盏明灯,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。各行各业的佼佼者用自身的奋斗故事及阅历,给孩子们树立起看得见、学得到的榜样。听着导师们的经历,孩子们眼里有了光,心里也悄悄种下了“胸怀大志、勇担使命”的种子。
每年500多场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”主题活动,孩子们在经典诵读中触摸传统文化永隆配资,在志愿服务中体会奉献快乐,让价值观变成日常里的小习惯。校园里的文化墙、宣传栏,图文并茂地讲着诚信、友善的故事,让价值观抬头可见、润物无声。每年评选的30名“新时代好少年”,都是身边同学的榜样,带动着大家一起崇德向善。
最动人还有那些岭南童谣,歌词藏着深意,传唱带着活力,孩子们唱着唱着,悄悄完成了理想信念的熏陶。2020年以来,珠海选出了68首原创岭南童谣优秀作品,其中11首在省里拿了奖:《时光的航船》摘得省一等奖,《未来的号召》等4首获二等奖,《牛娃踏春》等6首获三等奖。这些带着珠海印记的“有声教科书”,正陪着孩子们一路成长。
家校社携手
织密成长护航同心网
教育孩子这件事,从来不是“单打独斗”。珠海一直强调让学校、家庭、社会拧成一股绳,织出一张全方位的成长护航网。学校作为主阵地,创新可多了!中小学“科教筑梦”工程中,科学副校长带孩子们玩转科学;每天一节体育课,让操场充满欢声笑语;专职心理教师随时“在线”,为孩子们的心灵撑伞……珠海市实验中学、香山学校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,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注脚。
今年以来,依托家长学校等平台,“德行珠海 亲子讲堂”“爸爸陪伴的力量”等11场活动火了,教家长们怎么当好“第一任老师”,夯实家庭教育这块“基石”。40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覆盖到镇街,线上线下都有专业“智囊团”支招。2025家庭教育宣传月里,亲子阅读、家庭咨询等活动更是拉进了亲子距离,让家成为温暖的“成长港湾”。
社会教育则为孩子们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。烈士陵园、杨匏安陈列馆等本土红色资源成了“校外课堂”,“清明祭英烈”活动让孩子们在缅怀中厚植爱国情;“润心伴成长,同心护未来”等活动给困境儿童送去温暖;《先锋少年》《真假美猴王》等话剧、音乐剧进校园,让孩子们在艺术熏陶中长见识、明事理。
为成长“清障”
筑牢安全守护防护墙
给孩子们一个干净、安全的成长环境,是最实在的守护。珠海的“净网”“护苗”专项行动不停歇,严查非法出版物、清剿网络有害信息、狠狠打击各类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,给孩子们筑起一道“防火墙”,让网络空间更清朗,文化市场更纯净。
校园安全更是“底线中的底线”。全市中小学都请了公检法专业人士当法治副校长,讲法律、教自护;校园安保人员每天定时巡查,练就“火眼金睛”;“一校门一警察”全面落实,校园特保和防护设备配齐到位,孩子们在校门口就能看到熟悉的守护身影,安全感满满。
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。珠海会继续带着这份用心永隆配资,让思想道德建设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,让更多孩子在晴空下茁壮成长,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公牛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